close

【前沿】“首屆中國新聞傳播學國際發表專題論壇”在西安召開



會議現場 王昭福/攝

在中國大踏步走向世界歷史舞臺中心的背景下,如何在國際主流新聞傳播學術期刊上發出更多中國的學術聲音,如何向國際學術界講述中國的新聞傳播理論故事,如何積極參與構建國際新聞傳播學術話語體系,已經成為中國新聞傳播學界亟需商討的重大議題。1月6日,由西安交通大學新聞與新媒體學院和西安交通大學社會科學處聯合主辦的“首屆中國新聞傳播學國際發表專題論壇”在西安召開。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傳媒大學、浙江大學、中山大學、武漢大學、南京大學、四川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天津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山東大學、台北靜電機租賃北京外國語大學、香港浸會大學、澳門大學和東道主西安交通大學等海內外近六十餘所高校的百餘名專傢學者就“新聞傳播學國際論文發表”相關問題開展研討與交流。

開幕式上,西安交通大學社會科學處處長賈毅華和西安交通大學新聞與新媒體學院院長李明德教授先後講話,對參會代表表示歡迎。李明德說,在學術全球化背景下,中國新聞傳播學者不僅要重視國內論文的發表,更要重視國際論文的發表,來擴大中國傳播學研究成果在國際中的影響力。

針對有人提出,提倡優秀論文發在國內期刊,不應鼓勵國際發表,甚至認為這是學術不自信的表現。“恰恰相反,中國的學術成果如果不能走出國門,談何影響世界?談何發出中國的聲音、爭取中國的話語權?”李明德表示,學術研究要從中國實際出發、回應國傢和社會重大需求、解決現新竹靜電機租賃實問題、引領社會發展,這個目標為我們的學術研究指明瞭方向。中國的學術研究,理論建樹除瞭在國內發揮它應有的實踐推動作用之外,還需要走出國門,讓世界瞭解我們學術研究的對象是什麼,瞭解我們解決問題的路徑、方法和效果,瞭解中國發展模式中學術的促進作用,從而對世界學術的發展特別是新聞傳播學科的發展作出貢獻。

“我們都是新聞傳播理論與實踐的研究者,學科發展的推動者,我們有責任有義務把我們的學術研究成果推向國際,講好我們的學術故事,讓國際學術界聽到我們的聲音,接受我們的主張,從而與國際學術界形成有效的對話。中國的學術故事一定是中國的問題、中國的視野、中國的方法,一句話,是具有新時代中國特色的新聞傳播學術故事。新聞傳播國際發表自然應該主動回應中國內涵的文化表達。” 李明德認為,長期以來,傳播學理論來自於西方,這是和西方的經濟、文化和學術思想、學術環境緊密相聯的。在新的傳媒時代,傳播學研究急需擴大視野,傳播學需要創新,需要新的理論建構。目前我們國傢正處在一個蓬勃發展期,新的時代給我們提出瞭新的要求,在和國際學術界積極接軌的同時,如何建構?如何創設?如何超越?如何為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獨樹一幟,都是需要新聞傳播學者認真面對的問題。

大會主題演講環節,美國傑普曼大學傳播系終身教授、中國人民大學國傢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研究員、國傢千人計劃首批文化藝術類入選專傢賈文山提出瞭構建中外新聞傳播學術交流平臺的構想;浙江大學傳媒與國際文化學院院長韋路教授分享瞭新聞傳播學國際論文發表的十大原則;中國傳媒大學非洲傳媒研究中心、新聞傳播學部黨委副書記張艷秋教授探討瞭國際傳播研究中的中國學者學術話語建構;原臺灣清華大學教授、江南大學引智教授吳中浩指出瞭一帶一路背景下新聞傳播學國際論文發表策略;西安交通大學新聞與新媒體學院吳鋒教授詳細講述瞭中國大陸新聞傳播學國際發表的現狀、最新進展及趨勢;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助理研究員苗偉山通過對中國傳播學者的實證研究指出瞭國際發表之路。

大會還發佈瞭“中國傳播學國際論文發表(西安)聯合宣言”,頒發瞭首屆中國新聞傳播學國際發表優秀論文獎。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責任編輯:李延台中靜電油煙機租賃


新浪新聞公眾號

更多猛料!歡迎掃描左方二維碼關註新浪新聞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ne8wh78td2 的頭像
    ne8wh78td2

    史瑞克推薦名單

    ne8wh78td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